CCTV-10
2019.7.8 21:57 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广东省 普宁篇
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从中华文明的角度解读地方志、从地方志的角度彰显中华文明,以局部展示整体、以地方表达中国,从而为时代讴歌,为人民立传。
1982年6月,普宁县文物普查队在广太镇虎头埔的一处山丘上,发现了大量破碎陶片,由此掀开了榕江流域4000年的文明面纱。
随着后续发掘的展开,这个规模罕见、陶器典型的新石器时期窑群,最终被考古学家命名为"虎头埔文化"。这一重大发现不仅明确了,在新石器时代中早期,本地区已经出现了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文化,也说明了生活在普宁土地上的先民,已经迈出了走向文明的重要一步。
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为了阻击海盗倭寇,朝廷批准从当时发展迅速的潮阳县中,分出洋乌、水、黄坑三都地域设置新县,普宁县由此诞生。
明清时期,隶属潮州府治下的普宁,因商贸繁荣、文教鼎盛,位列潮州八邑之一。
洪阳自宋末福建先民迁入,形成至今已近800年。而其作为普宁老县城,历经明、清、民国三个时期,370多年的县治历史从未中断。这个“诸峰赞元,四水环归”之地,人文荟萃,古迹遍布,2008年被评选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德安里是清代广东水师提督方耀与其兄弟共同营建的家族集居寨,始建于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历时20年建成。这座国内罕见的府第式建筑群,汇聚了潮汕建筑形式的精华。
德安里整体分老寨、中寨、新寨三大部分,规模宏大,内有官厅、祠堂、书斋等功能各异的房屋,共计773间。其中,老寨围绕着主体建筑物大祠堂的房屋刚好是一百座,故称“百鸟朝凤”。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这副改自光绪皇帝老师翁同龢的对联,是德安里自古兴学重文之风的写照。
作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杰出侨领,从侨乡走出的庄世平,一生的家国情怀,都与“侨”字紧密相连。
1934年庄世平大学毕业后就投身抗战,常年奔走于东南亚,汇聚华侨抗日力量。他辗转各处筹集物资、开展商贸,历尽艰险考察和支援滇缅公路,把凝结着华侨拳拳之情的抗日物资源源不断运送到国内。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使海外寄往国内的侨汇得到保障,也为冲破国际经济封锁,庄世平在资金、人员都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毅然在香港创立了南洋商业银行。
1949年12月14日,南洋商业银行开业的第一天,就在香港最繁华的中环区升起了港岛第一面五星红旗。也由此建立起海内外经济往来的通道和广大侨胞对祖国的信心。
庄世平的无私奉献也带动了广大侨胞为祖国、家乡的建设出资出力,他们先后捐资建设了潮汕体育馆、普宁华侨中学、普宁华侨医院等众多项目。
已有300多年历史的普宁英歌,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当时老百姓在劳动之余热衷习武,借以强身健体、消除疲劳,随后又把水泊梁山的英雄故事融入其中,最终形成了如今粗狂豪迈、气势磅礴的群舞形式,代代相传。
普宁英歌注重各种技艺的兼容,突出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的一体性。表演人数多为双数,少则12人,多至62人。演员双手持棒,叩击起舞,呐喊声声,气势磅礴。
“双龙出海”、“猛虎下山”,普宁英歌不光是在表演队形上变化丰富,而且槌法套路也是五花八门,“布田”、“洗街”、“旋槌”,形态各异,舞姿灵动。
普宁英歌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2013年,普宁当地已有100多支自发组织的英歌表演队。
嵌瓷,普宁人俗称“聚饶”或“扣饶”,是选用各种颜色的精薄瓷片在建筑外部镶嵌成各种平面或浮雕的造型图案。它兴起于明代万历年间,盛于清代,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2008年,嵌瓷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管是宗祠四角武将文生的文武双全,还是庙堂之上百鸟朝凤的祥瑞多福,每件嵌瓷作品都承载着民间信仰和本土文化,见证着岁月更迭。
如今,这种凝聚着先人智慧和美好向往的嵌瓷艺术,也正从房脊墙檐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振兴发展、强市富民,重商的传统使普宁人历来都能把握市场机遇。在纺织服装和药材两大产业支撑之下,实体产业、商贸流通、现代服务的融合升级,让当代普宁正呈现出兴工立市、产城融合的时代风貌。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普宁篇》
播出时间:7月8日 21:57
来源:央视科教